作者/整理:中大经理班 来源:互联网 2015-07-31
【上课时间】 2015年8月8日
【上课地点】 中山大学
【课程名称】 《曾国藩的领导方略》
【主讲老师】
胡素;
IPA国际注册高级礼仪讲师班导师、国际注册培训师考评委员会专家委员、清华、浙大、华中科大MBA、EMBA总裁班、女性班、国学课程讲师、赢家大讲堂电视栏目主讲嘉宾、多省省委党校客座礼文化讲师。
胡素老师自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谙熟儒释道文化的深刻内涵,经多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读、思考与感悟,研发出一套属于自己风格的国学课程,讲授内容脱离枯燥无味的理论传承,避免了艰涩难懂的学术语言,以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蕴哲理于通俗易懂中,从身边的人事和社会的热点着手阐述义理变通之道,易与现代人产生思想和心灵的强烈共鸣。自2012年始,胡素老师的相关国学课程在上海教育台、山东教育台、山东济南台、齐鲁教育台等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
【课程简介】
前言:曾国藩其人及其《家训》对现世的意义
1)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曾国藩的后人却能够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后仍保持盛极不衰,且人才辈出,这是什么原因?这一切得益于曾家的家风,他的家训智慧更是条条有理,字字珠玑,对今天的诸多家庭仍然有着极强的启发意义。
2)有人说,官场就是商场,处处机关,暗流涌动。曾国藩时代亦是如此,可他却能够在满汉相防的官场,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岿然不动,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智慧能够做到?他的八字智慧更值得今天的官场深思。
第一、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正政者,正也。
道德上无瑕疵,行为上无邪偏,是中国官场考验从政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因为执政人员的行为和品行是下属和老百姓模仿的对象,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德行成熟的领导者自然会表现出一种泰然自若的举止,就会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威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曾国藩就是这样的领导。
第二、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宽
曾国藩一生做官,对于官场的荣辱、境遇的顺逆、人生的浮沉深有体会。他曾经说过一段话“宦海风波,极无常态。得时则一岁九迁,失时则一落千丈。”在这样一种极度无常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迷失自己。曾国藩却始终非常清醒的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造大,是真正受用。
第三、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恕
人和人之间的争夺冲突,一定是因为对“功名”二字看的太重,无法放下。遇到功名之事,一定要学会看淡一些,这样心胸才能一天比一天开阔。曾国藩在谈到如何才能有宽广的胸怀时也说: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恕几胸怀日阔。
第四、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重
曾国藩讲过:“稳当从容,可当大事。”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成大事,可以承担大的责任、能不能负重,就看这个人做事是不是稳稳当当,具有一种厚重的品质。对于领导者来说,最得体的举止就是厚重,这样最符合下属对于领导者的期望。所以成熟的领导者,最大的特点往往就是厚重,给人以一种可以信任,可以依赖的感觉。
第五、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明
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实践出真知,事需做,方能明。“明”字一定是从实践中一步步历练。
第六、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辣
优秀的领导者,往往可以在严明果断的管理风格和富有人情的关怀之间,做到恰如其分的平衡。曾国藩有一句话: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就是如何在下属面前做到恩威并重,这种平衡的能力,本身就是高明领导力的一种体现。
第七、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强
卓越的领导者一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曾国藩的一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一生。没有人会永远胜利,所有的人都会经历失败,最忌讳的是“胜则一日千里,负责一败涂地”,而伟大的领导者可以失败,但一定不会放弃卷土重来的机会,永远不会失去东山再起的意志。
第八、 曾国藩领导方略的八字智慧----耐
曾国藩经常说一句话:“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对于领导者来说,情绪化的反应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耐烦是领导者的必修之课。一个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取决于一个人的胸怀与修养,即所谓的“德器”;而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有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即所谓的“后福”。在中国社会中,做大事之人,尤其要有这样的胸怀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