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近期课程预告 >

扫一扫免费学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400-830-8625
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82号交易纺织园G区3栋3层G3022

11月25、26日后EMBA班《西方文明与哲学精神》

作者/整理:时代华商西方管理 来源:互联网 2017-11-15


【上课时间】 2017年11月25、26日
【上课班级】 中大时代华商后EMBA班
【课程名称】《西方文明与哲学精神》
 
11月25、26日中大时代华商后EMBA班课程预告:《西方文明与哲学精神》
 
【主讲老师】
  张志伟老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03)、宝钢优秀教师奖(2004)    
       北京市和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北京市哲学会副会长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课程简介】
       哲学(philosophia)的本义是“爱智慧”,哲学问题是人类精神必须追问的终极关怀的难题,但是却没有标准答案或终极答案,由此形成了哲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哲学只能通过学习哲学史来学习。我们可以把哲学家们的理论学说看作是一条条试图通达智慧境界的智慧之路,由此而编织成了西方哲学的精神世界。
哲学家要干什么?简言之,从宇宙的合理性出发,证明宇宙的合理性,继而为人类确定安身立命的基础和根据。哲学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因而植根于人的超越性追求;哲学家们深入到了一个纯粹思想的世界,体现了哲学的抽象性;这个思想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的世界,由于这个理想世界相对于有限的人类精神而言是无限的理想境界,从而呈现了哲学的种种可能性;哲学因此始终在创新之中,时刻在颠覆着传统观念。
 
       本课程在简单介绍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围绕哲学问题,以点带面,通过几位大哲学家的思想,介绍西方哲学自公元前6世纪诞生至20世纪现代哲学为止2600年西方哲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力图使大家了解西方哲学之精神世界的基本脉络。
 
       第一章“智慧的痛苦”
       第二章“哲学的诞生”
       第三章“柏拉图:理念论”
       第四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第五章“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第六章“休谟:温和的怀疑论”
       第七章“康德: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八章“黑格尔:绝对精神”
       第九章“维特根斯坦:语言的转向”
       第十章“海德格尔:存在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