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整理:中大人力班 来源:互联网 2015-07-17
【上课时间】 2015年7月25-26日
【上课班级】 人力班
【课程名称】 《组织行为学》
【主讲老师】
叶茂林;
心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暨大企业管理学系副主任,管理人才测评中心副主任,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兼任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广东省EAP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优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组织构建了“企业CT”系统,用于企业经营状况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测评)。
【课程简介】
第一讲 何为组织行为学?
第一节 组织行为研究的概念、研究内容
1、什么是组织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是一个研究领域,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特点。
2、组织行为学研究范围、重点、目的
3、组织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 、领导行为、组织行为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初期(20代之前):起步阶段
2、20世纪20—30年代:确立和形成阶段
3、20世纪30—50年代:大发展阶段
4、20世纪50年代后:成熟阶段
第二讲 知觉与洞察人心
第一节: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第二节:社会知觉中的偏见与管理:
1、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
2、晕轮效应(以点盖面)
3、近因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
5、投射作用
6、对比效应
7、过分自信的偏见
8、验证偏见
9、易获性偏见
10、代表性偏见
11、承诺的升级
12、随机错误
13、赢家咀咒
14、事后聪明偏向
第三讲 个性与管理
第一节:个性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第二节:气质与管理
1、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2、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受人体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的一部分
3、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气质的学说:黄帝内经中的气质理论、气质的体液说
第四讲 激励与员工积极性调动
第一节:激励的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节: 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关于激励理论的综合模型